现在的女性都以女汉子自居,平时都是大大咧咧的,磕磕碰碰,生个小病啥的都是不在话下。可是在怀孕期间就不能这样了,凡事都要以胎儿为重,小心对待。不过就算自己再小心还是有一些疾病自己找上门来,那么孕期常常会有哪些疾病伴随呢?
 
孕妇在妊娠期需要注意什么?容易发生哪些病症?
 
  ⒈水肿
 
  很多孕妇在怀孕期间都会出现水肿的现象,这是因为怀孕期间体内的水分增加、盆腔静脉受压、下肢静脉回流受阻。90%以上的女性在怀孕期间脚踝和腿部会出现水肿现象,这种水肿一般从孕28周开始,在怀孕后期便会好转。
 
  如果因水肿而产生不适时,应该尽可能抬高腿部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;能侧躺下来,在小腿处垫一个小枕头,休息半小时。
 
  ⒉痔疮
 
 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,怀孕后的准妈妈更加容易得痔疮,发病率高达76%。这是因为随着胎儿逐渐长大,子宫压迫下腔静脉,对血液的循环有一定的影响,导致痔静脉充血、扩张、弯曲成团,形成痔疮。
 
  痔疮不严重时,应尽量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应对,如吃清淡食物,避免久坐,补足水分等;痔疮严重时应咨询医生。
 
  ⒊妊娠糖尿病
 
  孕期血糖增高是常见的现象,如果怀孕前血糖正常,一般产后血糖会慢慢恢复到正常水平,但孕期也要注意,尽可能控制血糖水平。
 
  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,大都存在饮食不合理的情况,所以平时准妈妈一定要在饮食上加以控制,并应在孕24—28周时到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。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、年龄偏大或肥胖的糖尿病高危人群,怀孕后应尽早接受糖尿病的筛查,以便及早。
 
孕妇在妊娠期需要注意什么?容易发生哪些病症?
 
  ⒋牙龈炎
 
  妊娠期牙龈肿大在怀孕第3个月就会开始,到第8个月到达颠峰,准妈妈牙缝间开始肿大、色泽鲜艳、质软、容易流血。据估计,约有50%的孕妇会患上妊娠期牙龈炎。这是因为怀孕后,女性体内雌、孕激素增多,会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、弯曲、弹性减弱,以至血液淤滞及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而造成牙龈炎。此外,准妈妈由于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的改变,容易忽略口腔卫生,这也是牙周疾病的重要诱因。
 
  准妈妈平时应注意饮食清淡、容易消化,少吃比较硬的食物;牙刷尽可能选择软毛牙刷。
 
  ⒌皮肤瘙痒
 
  约有20%的妇女在怀孕期间,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会出现搔痒的情形,而在怀孕期间产生的皮肤问题,医学上将这些症状统称为“妊娠搔痒症”。
 
  引起妊娠搔痒症的原因很多,也有少数是不明原因引起的。如果是外在因素引起的皮肤搔痒问题,只要找出病症,对症下药,就能“不药而愈”;但如果是不明原因引起的,建议孕妈咪做进一步检查,并接受解决方案,才能让自己度过愉快的孕期,以免因为“痒”而影响个人情绪。
 
  ⒍霉菌性阴道炎
 
  女性怀孕后性激素水平高,加上阴道充血、分泌旺盛、外阴湿润等,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于霉菌生长的环境,孕期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就是霉菌性阴道炎。据统计,约有1/3的孕妇阴道中带有念珠菌,发病率在15%左右。
 
  一般来说,霉菌性阴道炎在孕早期的3个月不需着急,如果发展严重,医生会在孕3个月后酌情用药,不会对胎儿造成感染。在分娩之前,通常都能治好。
 
  ⒎妊娠高血压
 
  孕妇在妊娠妊娠20周以后至产后2周这段时间会出现水肿、高血压、蛋白尿,严重的还会伴有头痛、眼花,甚至抽搐、昏迷。这就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,本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,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 
孕妇在妊娠期需要注意什么?容易发生哪些病症?
 
  准妈妈们在孕期是非常脆弱的,准爸爸们应当为其做好孕期保健工作,妊娠初期对血压进行测量,作为对比,以后定期对血压进行检查,及时观察每周血压以及体重的变化。同时我们还要开展围妊娠期和围生期保健工作,使孕妇掌握基本卫生知识,自觉进行产前检查。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和休息。